售票口

好顯眼的亮橘色

安平樹屋」與「德記洋行」兩個緊鄰在一起,所以可以同時觀賞一票到底





裡面懸掛著是一些介紹台南古蹟的解說

安平樹屋

往指標裡面走去就可以開始感受到樹盤旋於周遭的景色

位於台南市安平區德記洋行後面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,從砌牆古磚推取自熱蘭遮城紅磚,及門楣花崗石、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判定,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,此處曾做為「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」出張所倉庫,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。



裡面有一塊寬廣的視野及平原



我跳~我跳~(女版的瑪莉歐)

出現了~出現了~(正宗版)

(還是我最行~竊笑)

..................老阿伯...................







好做作啊!!(抖抖~快笑場)







(現在是要我瞪你嗎)

在1935年時,倉庫牆面就已經有榕樹盤根,可見此處榕樹已有百年樹齡。形成「樹以牆為幹、屋以葉為瓦」的天然藝術品,因此當地人稱為樹屋









專業喔!!

酷喔!!

ㄟㄟㄟ......好歹也看一下鏡頭咩~

光復後改為台鹽倉庫,曾一度荒廢任由榕樹寄生,經過半個世紀,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,類似吳哥窟大樹盤纏著「塔普倫寺」。

如果晚上來這裡一定很可怕

又認真拍了起來







活動終止,樹屋再度閒置,直到被列入「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」的整體規劃中,經過專業規劃,於93年底整修,提供木棧道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,形成特殊的地景建築,重現於世人眼前。



陽光打下來超漂亮地,讓我染髮的顏色呈現漸層感



漂亮歸漂亮,但其實我超級挫地啦,因為周遭一堆怪物(小蟲、蜘蛛....)

所以表情超級僵,不由的敬佩起外拍的人(鼓鼓掌)









德記洋行

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(1867年),為英商創建,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,大多從事鴉片、樟腦、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。

光緒21年(1895年)臺灣割讓日本以後,日政府將鴉片、樟腦大宗貨物交易權收回專賣,洋行貿易量銳減,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,影響船舶載卸,紛紛關閉,唯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。

宣統3年(1911年)在安平的洋行都關閉後,日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,臺灣光復以後,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,民國68年,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,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

英商德記洋行與先後建立的怡記、和記、東興、唻記,合稱安平五大洋行。洋行建築因為多數採用西方建築,所以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。也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。

可惜裡面不能攝影拍照,所以就只好拍拍外觀解解乾癮嘍



周遭牆壁早已斑駁掉落,不知是疏於整理還是.......也許是為了保持那古味也不一定嘍


安平樹屋&德記洋行

地址:台南市安北路194號
官網:http://tour.tainan.gov.tw/view.aspx?sn=323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